发表时间: 2024-12-15 11:12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 ,
1982年,邓丽君在一场演唱会上演唱了这首《采槟榔》,
郎朗上口的歌词,欢快的节奏,风靡一时。
就像这首歌一样,槟榔也会让很多人欲罢不能,
12月13日,新疆一小伙张先生发布了一个自己吃槟榔的视频,
他在视频中说到:“自己每个月都要花费四五千元吃槟榔,吃了八年,已经吃进去了40多万。”
而且,从他发出的自己吃槟榔之前的照片,和现在对比,堪称“整容”,
八年前的张先生还是瓜子脸,因为常年吃槟榔,变成了一张四方脸,
他还建议大家:“爱吃的人少吃,少吃的人不吃。”
但是自己还是忍不住想吃,一天能吃三四包。
看到吃到脸变形的张先生,
很多网友善意留言,让他不要再吃了,因为吃多了致癌。
在今年就有一位湖南的抗癌网红贤哥,因为吃槟榔患上了舌癌,
为了治疗舌头被切除了四分之三,但还是转移到肺部,在9月份离世,年仅36岁。
而在2022年,曾参加过《快乐男声》的歌手傅松,因吃槟榔患上了口腔癌,
从2016年发现开始治疗,最后还是病情恶化,于2022年去世,也年仅36岁。
他们也用自己的经历,一直提醒大家不要吃槟榔。
古人云:“少则得,多则惑”,就是告诉大家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有度。
其实中国人吃槟榔已经有两千年的时间了,
传统上吃的是青色的槟榔,而这种最传统的食用方法,
曾经广泛流行于整个广东、海南、福建这些比较靠近热带的沿海地区,
现在我们最常接触到的槟榔是湖南式的。
我国最早记录槟榔的是东汉的杨孚,
他写的《异物志》,把岭南的各种产物介绍到中原去,其中就有槟榔,
中原人第一次知道了槟榔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书中提到,俗曰:“槟榔扶留,可以忘忧”,
后来本草纲目也沿用了这句话,并把它作为下胃气、下呕气、消食的一味药。
在两汉之际,槟榔还被赋予了一个洗瘴丹的形象,
成为当时在四大南药之中的首选用药。
槟榔还是佛教的供养品之一,作为佛教僧侣的香口物和提神物,
现在泰国的僧侣还保持嚼槟榔的传统。
所以当佛教在我国兴起的时候,槟榔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在汉代使用槟榔还被作为一种信仰象征的标志,
所以在那个时代的墓穴里,会把槟榔作为贡品。
而槟榔“调直亭亭,千百若一,上不倾,下不斜”的特点,也经常被赋予很正面形象,
被贬文人或士大夫用此向朝廷表忠心,
也被用来表示对伴侣的忠贞不二。
在民国初期,商贩会把槟榔剪成数瓣,沿街售卖,
到了八十年代,在湖南的街头还可以看到一些用推车卖槟榔的摊贩,
从90年代后包装槟榔开始大规模流行起来,
在2000年随着电视媒体的推广,槟榔在全国开始流行。
在台湾很多穿着性感的女性,在小窗口售卖槟榔,被称为“槟榔西施”,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随着槟榔的流行,出现了各种的口味和五花八门的吃法,
甚至有“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加酒永垂不朽”之类的说法。
加之槟榔本身就有兴奋的效果,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
更是在特定的职业当中,比如说司机和电竞行业从业者,受到偏爱。
但是,随之槟榔的危害也随之出现,
长期吃槟榔会让牙齿脱矿变黑,牙釉质损坏,出现牙周炎,
损害味觉神经和消化系统,
还会引起口腔黏膜白斑,引发口腔癌,
因此,早在2003年,槟榔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列为1级致癌物。
很多人知道危害,却欲罢不能,因为槟榔含有一种特殊成分槟榔碱,
被人体吸收后,会影响神经性,增加兴奋性和快感,长期吃会成瘾。
就像张先生,看着自己的脸型变化,还在吃,
希望大家为了自己健康考虑,不要吃槟榔,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