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8 15:11
年底了,我和老公回家前带着儿子去采购年货。
到了超市,我一边和老公商量着要买些什么,一边想着给儿子送个新年礼物。
等我们走到一个放着变形金刚的货架前,我才从兴致不高的儿子眼中, 看到了一丝期待。
我心中了然地问他:“想要吗?就当给你的新年礼物了。”
儿子看了一眼他爸,摇摇头说:
“算了,每年春节我爸就督促我做题,买了也没时间玩。”
听完儿子的解释,我一时心里有些复杂。
因为家庭情况不能给他提供好的教育资源,孩子他爸只能过年也督促他学习。
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团聚,放花炮,拜年收压岁钱,在儿子那里成了一种奢望。
伴随着孩子对过年的期待感降低,我开始意识到:
孩子说“不想过年”,并非是讨厌团聚,而是缺位的“仪式感”让他们对春节无感。
正如村上春树说: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
的确,孩子的童年需要仪式感,而不是压迫感。
比起“鸡娃”,在春节让孩子感受到仪式感,才是父母给他们最好的新年礼物
的兴趣却减少了大半。
于他们而言,没有美食诱惑,没有神秘气氛,年味中的仪式感也变得越来越淡。
而从小就被灌输年味的孩子,长大幸福感也会更强。
正如一句话所说:
再平凡的生活,有了一份仪式感,都会变成孩子成长路上最闪光的记忆。
诚然如此,伴随着孩子成长的,不应该是父母的一句“别浪费时间”,而应该是记忆深处那些用心准备的瞬间。
节日里的每一次欢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转变,都该被认真对待。
正如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这本书中写道:
游戏力不仅仅是技巧和一些游戏,更是一种真正看到孩子的方式。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关怀。
用一种方式记录与孩子相处时的幸福
曾经看到过一位著名摄影师的TED演讲,在这个过程中他分享了15张照片。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照片由陌生游客拍摄,而主角则是他和女儿。
故事源于15年来不变的约定:
他每年会在女儿生日时,带她去同一个地方旅游拍照。
镜头下呈现的视角,不仅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也保留了父女俩美好的回忆。
作为父母,在特别的日子里,学会用特别的方式纪念亲子时光,就是一种家庭幸福的延续。
游戏力不仅仅是技巧和一些游戏,更是一种真正看到孩子的方式。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关怀。
用一种方式记录与孩子相处时的幸福
曾经看到过一位著名摄影师的TED演讲,在这个过程中他分享了15张照片。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照片由陌生游客拍摄,而主角则是他和女儿。
故事源于15年来不变的约定:
他每年会在女儿生日时,带她去同一个地方旅游拍照。
镜头下呈现的视角,不仅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也保留了父女俩美好的回忆。
作为父母,在特别的日子里,学会用特别的方式纪念亲子时光,就是一种家庭幸福的延续。
在孩子的世界中,父母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但在父母那里,孩子未必能得到专属的快乐。
王小波说过: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过年需要仪式感,养育孩子需要幸福感。
懂得制造令人快乐的惊喜,和孩子一起开怀大笑,才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