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鱼鉴赏网

创新引种策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表时间: 2025-02-05 11:35

创新引种策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引种是关键,制种是本事。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强调了引种的重要性,甚至说:“一次好的引种胜过十年二十年的努力”。但这话有片面性,果然有网友马上留言:有钱人多的是,会花钱有什么用?我岂能不知这个道理?今天就讲讲制种的问题。

    我们所了解的欧洲大名家,大概没有是靠花钱买出名的,而国内每年从欧洲花上亿的钱引进,也没听说谁形成了自己品系,为什么是这样?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欧洲赛鸽的历史悠久,许多赛鸽人都是祖传下来的,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基础种鸽,而国内基本都是第一代人在玩,能玩上二代人的极少数,况且饲养条件也非常有限,根本无法同欧洲相比;

    二,国内的赛鸽人都比较急功近利,最好今年引进今年就发挥就变现,很少有人从制种方面做长远打算;

    三,国内的赛鸽文化以及管理与西方相差很远,就拿中国的超远程和日本的千公里比赛来说,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赛事,而今日中国的超远程已经奄奄一息。

    总之,中国的任何赛事都不那么顺利,地方赛、俱乐部赛、公棚赛、寄养棚赛,都是坎坎坷坷,都有人从中作梗,没有善终。说穿了中国同欧洲比较,缺的不是好种鸽,而是缺良好的比赛环境,以及相适应的赛鸽文化。

    上海有一位资深鸽友,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从欧洲贩运鸽子,他有一句口头禅:“都什么时候了,欧洲人用的是导弹,你还在用小米加步枪,怎么飞得过人家?”我当时听了这话印象深刻,虽然觉得这话哪里有问题,可就是反驳不了,因为他这话太形象了,欧洲确实不断有名人名系出现,我们追着欧洲人屁股后面只知道买、买、买。

    我后来不断琢磨他这句话的意思,他显然只强调了引种的重要性,而引种不是养鸽人的终极目的,通过引种培育出属于自己的品系即制种才是我们养鸽人的根本。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我国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过去过分强调学习外国的,从外国引进,抛弃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国家发展的根本方针,直到被卡脖子被逼到没有办法才猛然醒悟,开始自己研发。

    养鸽子也是如此,一定要把引种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要为了赶时髦,为了变现引种,制种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但这是每一个赛鸽人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我养了二十多年鸽子,也在不断总结,就拿制种来说,虽然心里明白,但那只是停留在意识上,真正在制种方面花的精力其实很少,这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欧洲许多名人也不是靠大量引进才形成自家品系的,发现和培育出好鸽子才是最主要的。

    赛鸽其实是赛人,要养好鸽子,赛出好成绩,就不能像我这样停留在认识上,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正确评估自家种鸽的实力,挑选出好的鸽子做定向培养。都说家家有好鸽子,好鸽子也是有级别的,别把时间精力花在低级别的种鸽身上,该引进的一定要引进,然后把主要精力花在育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