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鱼鉴赏网

民国扇事:冯超然的艺术之旅

发表时间: 2017-09-12 20:17

民国扇事:冯超然的艺术之旅

冯超然,(1882~1954),名回,号涤舸,别号嵩山居士,晚号慎得。原籍江苏常州。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嵩山路,署其居室为“嵩山草堂”。早年精仕女,以唐寅、仇英为法,笔墨醇雅;晚年专攻山水,饶有文徵明秀逸之气。好吟咏,工行草篆隶,均骨力神韵并具。偶刻印;好交友,与吴昌硕、吴湖帆、顾鹤逸、陆廉夫多往还 。对己作颇自矜贵,三、四十年代,与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在上海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一生卖画为生。

冯超然的山水画,情致温婉,出自“四王”、文徵明,上溯董源、巨然,可谓有源有序,自出机杼。

冯超然是一位全能的国画家。他不论人物、仕女、山水、花鸟、昆虫、走兽,件件皆能,且达到骨力神韵兼备的境地。著名书画家叶恭绰曾在冯涤舸画册前的题词中写有“超然之画,神明规矩,精力弥满,而秀骨天成,所谓此中自有吾在……”以此来赞扬冯氏能创立自己的画风与个性。这样一位全能的国画家,在中国古今画坛上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后来他定居上海嵩山路,与吴湖帆对门而居。这一段时间,也是“三吴一冯”同在上海的时间。

冯超然晚年,曾收藏过十八把扇子,扇面都是泥金的,是十八个明代画家画的鸳鸯。于是他就把他的画室亦名为“卅六鸳鸯馆”,以纪念他难忘的补园旧事。 1949年以后,他一直是上海国画院的画师,直至逝世。

冯老秉性淡泊,不受名利约束,一生从未开过个人画展,从不标榜自己。他在60岁壬午年画的一幅岁朝图中,有“荣枯何足计,闻达亦非求”之句,足以表达他为人的坦荡胸襟。“蒿山草堂”每逢春秋佳日,宾至如归,谈艺论道,竟无虚日。大画家吴昌硕,长冯超然38岁,两人结为忘年之交。“嵩山草堂”当年高悬两幅屏条:“园天出水”与“方舟艺华”,均出自吴的亲笔。在冯超然门下,培养出陆俨少、郑慕康、汤义方等著名画家,连昆曲大师俞振飞也是冯的弟子,经常到师门求教。评弹名家杨振雄也常往作客,杨在唱腔中吸收到不少昆腔神韵,这与他们同在“嵩山草堂”聚首切磋琢磨,实有着直接关系。

别业山居图 冯超然画 吴郁生书

桐阴清暑图 冯超然画 杨度书

风雨归舟图 冯超然画 叶恭绰书

观瀑图 冯超然画 谭泽闿书

德裕醒石图 冯超然画 沈尹默书

幽山小景图 冯超然画 刘未林书

观泉读书图 冯超然画 杨亦农书

溪山图 冯超然画 郑孝胥书

草庐图 冯超然画 ‭潘龄皋书

探月图 冯超然画 薛佛影书

空山幽居图 冯超然画

倚梅仕女图 冯超然画

松鹤归云图 冯超然画

【拍卖】---湘妃竹制干泡台

规格:长40厘米,宽22厘米,高6厘米

文化传承不是一个人的苦行,道路虽然幽远曲折,但我们一‭直在前行......

传
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折扇成为我们的
“文化”

而不是博物馆里面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