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27 11:14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晓波 通讯员 付忠于 钱民
12月23日,汝南县宿鸭湖湿地自然保护中心水鸟监测人员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再次回到宿鸭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这让湿地保护工作人员十分惊喜,也填补了湿地保护者多年未发现的空白。
东方白鹳(学名:Ciconia boyciana),是鹳形目鹳科鹳属的大型涉禽。体态优美,长而粗壮的喙十分坚硬,呈黑色,仅基部缀有淡紫色或深红色;喙的基部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并且略微向上翘;眼睛周围、眼线和喉部的裸露皮肤都是朱红色的,身体上的羽毛主要为纯白色;翅膀宽而长,并具有绿色或紫色的光泽;前颈的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虹膜为粉红色,外圈为黑色;腿、脚甚长,为鲜红色。
东方白鹳是少见旅鸟。春季和秋季可见迁徙飞过,但极少在该自然保护区内降落停留。因东方白鹳繁殖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目前已处于全球濒危状态,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濒危(EN)等级,中国于1989年将其列入了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2001年6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河南汝南宿鸭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700公顷,跨两个县市区,10个镇(局、场、办事处),34个行政村。
汝南宿鸭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具有滩涂、水域、森林等多种生态类型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是众多候鸟繁殖的重要场所和迁徙必经通道,对于研究过渡地带水禽种群数量变化和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变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近年来,汝南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实施“生态美县”战略,全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汝南县宿鸭湖湿地自然保护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采取多种保护管理措施,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和鸟类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黑颈鹤、白枕鹤也惊现于此。宿鸭湖候鸟重要栖息地入选第一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如今,宿鸭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成为“珍禽王国”“候鸟天堂”,每年来这里越冬的鸟类达10万余只,构成了中原平原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