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7 20:30
“ 管理就是借力:竭尽全力不如借力而行”
——文章摘编自
肖利华《成功手记:揭开 生活和管理的制胜密码》
一位贤明的父亲和他7岁的儿子整理后花园,他们遇到了一块埋在土中的大石头。
父亲觉得这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于是他要孩子自己将大石头移开。
孩子推了半天,石头仍然不动,就聪明地在旁边挖了个洞,找来一根木头插进洞中,把另一块小石头垫在底下,使劲地往上撬,但大石头仍纹丝不动。显而易见,以他的力气是不足以搬动大石头的。
孩子告诉父亲他搬不动,父亲在一旁看得很清楚,但仍冷冷地说你要尽全力。
这一次,孩子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小脸都憋得通红,到后来将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木头上了,石头仍纹丝不动。孩子大喘着气,颓然坐下。
父亲和蔼地走到他身边,问道:“你确定你真的用尽全力了吗?”孩子说当然用尽了。
这时父亲温柔地拉起孩子的小手说:“不,儿子,你还没有用尽全力,还有一种力量你没有用,这个力量就是你为什么不请我帮忙呢?”
这个简单的故事,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它告诉你:你的力量中,包含外力的借用!
有人说:“管理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
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其实就是借力。
外力是无限的,善于借用外力的人,能创造无限的奇迹。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每临大战必能借。
草船“借”箭,不费一兵一卒,不到三天向曹操借来十万支雕翎箭,充实了友军东吴的军械;
“借”东风火烧赤壁,十万曹兵被烧得丢盔弃甲,成就了以少胜多的千古佳话;
就连刘备的第一块地盘荆州,也是由他出谋划策“借”来的,并且是一借不还,为刘备后来的蜀国江山奠定了基础。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光靠自己孤军奋战是行不通的,还必须懂得借助和整合各种力量。
很多人做事都恪守着这样一种原则--“竭尽自己全力”,这无疑是对的,也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这里的“力”,千万不要以为就是自己具备的力量,如果这样,他只能做有限的事情。
相反,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力量中包括外力的借用,他们不仅将自己的力用尽用好,还用别人的力为自己办事。
向上借领导力(上借政策支持);向水平借团队与同事力(中借协作帮助);向下借下属力(下借合力行动);向外借外力(智囊团、顾问、伙伴、朋友等)。
向上游伙伴借力扩大生产品类和规模;向下游伙伴借力扩大和强化渠道;向智囊团和顾问借力出谋划策、降低风险、优化方案;向员工借力完善战略、战略落地、抓住机遇、持续改善;向资本市场借力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向标竿和竞品借力在竞争中进一步提升和超越自我……
时代发展到今天,要想成功,最快速的办法就是寻求成功者的帮助,并与对方齐心合力共同完成。
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寻求他人的帮助并不意味着依赖他人,也不是可耻的事,完美的互援与合作永远不能被忽视。
有时候,尽力而为,竭尽全力,实际上不如借力而行。
当前不只是竞争激烈的时代,更是一个竞合的时代。当前的竞争,不再只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需要我们找到更多的同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