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6 05:20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中约2亿人存在颈动脉斑块。40岁以上人群约40%被检出颈动脉斑块,60岁以上的人中绝大多数都存在颈动脉斑块(原文参见:Lancet Glob Health. 2020 May;8(5):e721-e729)。
一、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1、LDL-C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最强的可改变危险因素。
2、高血压
高血压是人群中风险最高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与血压正常者相比较,有高血压的人患脑卒中的危险要高4倍。
3、糖尿病
糖尿病不仅可以增加颈动脉狭窄和脑卒中的危险,而且增加继发于脑卒中的死亡率。
4、吸烟
大量吸烟者脑卒中的危险度是少量吸烟者的2倍,其危险度在停止吸烟2年内明显减少,5年后回到不吸烟时的水平。
二、哪些人应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
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
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史、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和脑卒中家族史等。
建议年龄>40岁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3个)做颈动脉彩超检查。
颈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一项针对200例冠心病患者的颈部血管超声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率≥40%的患者,均同时存在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颈动脉狭窄率<40%的患者,91.7%同时存在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
冠状动脉狭窄可能早于颈动脉狭窄发生。
三、颈动脉狭窄的分类
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CS)和症状性颈动脉狭窄(SCS)。
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
四、哪些人需要他汀类药物治疗?
确诊的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ACS患者,无论血脂是否异常,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使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ACS(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不耐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考虑使用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降脂治疗。
五、哪些人需要抗血小板类药物治疗?
确诊的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ACS患者,推荐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75~325mg),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ACS(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考虑选用氯吡格雷(每日75mg)。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患者,考虑选用双嘧达莫单药治疗(200mg,每日2次)。
特别提醒:
确诊的无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70%)且预期寿命>5年者,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
六、怎样才能逆转动脉斑块?
显著降低LDL-C,同时升高HDL-C,才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临床研究发现:
经他汀治疗后,LDL-C降低到1.4~2.1mmol/L,冠脉斑块保持不进展;若同时升高HDL-C>8%(达到1.2~1.4mmol/L)和载脂蛋白A1>9%(达到1.35~1.5g/L)可以观察到冠脉斑块的逆转。
温馨提示:
他汀在降低LDL-C的同时,也可轻度升高HDL-C。
运动可升高HDL-C!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