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鱼鉴赏网

红茶知识宝典:4个要点帮你迅速了解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区别

发表时间: 2022-11-20 12:02

红茶知识宝典:4个要点帮你迅速了解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区别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早上刚喝了一泡烟小种。

汤色清透,倒入玻璃公道杯内,迎着光看去,汤水莹润极了。

端起茶杯,汤面上飘散出缕缕松烟香。

稍加细辨,这股松烟香还很别致,竟是一股烟熏柿子那样的气息。

将烟香与果香,做到了完美交汇。

细啜入口,汤水清甜。

细咂下,还有几分桂圆汤般的风味。

清甜而洁爽,很是特别。

刚在朋友圈内,分享了喝茶感受。

没过多久,有茶友过来反馈,为什么她在喝茶时,觉得金骏眉比正山小种喝起来更甜呢?

细说来,金骏眉和正山小种,代表性风味各不相同。

金骏眉的茶味,会更加鲜醇、鲜甜、细腻,喝茶过后,喉间一片沁凉,拥有桐木高山韵。

正山小种,同样产自桐木高山一带,回味起来也很沁爽。

桂圆汤、花蜜香,清鲜爽口,连回甘里都泛着蜜韵。

经过传统烟熏的烟小种,在清甜之余,还会伴有阵阵悠扬松烟香。

区分正山小种和金骏眉, 不是看“谁更甜”。

桐木红茶里,金骏眉是“个体户”,正山小种是“集体户”(包括不少细分项)。

它们之间的差别,点点滴
滴各不相同。

《2》

一、诞生时间不同。

正山小种是世界红茶鼻祖,是最早诞生的红茶。

追溯红茶的起源,很有意思,充满了偶然性。

明末清初,时局动荡。

连接闽赣两地的桐木关是八大雄关之一,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自古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有一支军队从江西,穿桐木关口,进入福建,驻扎在当地的茶厂​。

彼时,正值采茶季。

士兵们以满地摊晾的茶青为床,睡了一晚,摊在上面的待加工茶青,因为放置时间过久,氧化发酵,颜色变红。

按绿⁡茶的工艺加工,显然是杀青不及时,工艺失败了。

但茶农们为了挽回损失,将这些发酵变红的茶叶,再次烘干。燃烧当地易燃的松柴,升起松烟,加温烘干。

没想到最终做出来的茶叶成品,竟有一股浓醇的松烟香味,大受欢迎。

误打误撞间,后来经过整合,慢慢形成了正山小种的独特工艺。

正山小种问世后,逐渐演变出工夫红茶。

从武夷山桐木一带,慢慢扩展向周边县市。

1875年前后,福建工夫红茶的工艺,由一个在福建罢官的官员带回家乡安徽,试制成祁红。

后来,随着工夫红茶的品种不断扩张,才陆续增添了云南滇红、湖北宣红、江西宁红、湖南湖红、广东英红、浙江越红、江苏苏红等。

特殊时期为了出口创汇,茶圈一度还有过“绿改红”阶段,整个茶圈江湖“一片红”。

再说回金骏眉,它的创制成功历史并不长。

红茶里,若说正山小种是老牌贵族,金骏眉则是茶圈新贵。

在2005年前后方才创制成功。

金骏眉的制作,填补了一项红茶加工的空白——采用茶芽制作红茶。

随着金骏眉的创制成功,各地掀起了用茶芽制作红茶的潮流。

从制茶发源来看,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制茶历史,并不相同。

《3》

二、制茶工艺不同。

不少茶客眼里,金骏眉是一种升级版的创新型正山小种。

但这样的理解,存在误区。

虽然,金骏眉和正山小种的产地范围一致,以桐木高山一带为核心。

但制茶加工,却明显不一样。

正山小种,采用小种红茶的工艺。

金骏眉的制作,更接近工夫红茶。

茶青鲜叶采下后,先萎凋,再揉捻、发酵、最后是烘干,期间没有加入烟熏工艺。

再说了,它们的茶青采摘标准各异。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DB35/T 1228-2015《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红茶》这一地方标准。

金骏眉,以数万颗茶芽才能做出一斤成品出名,要求以当地高山茶树(桐木菜茶为主)的单芽为原料。

正山小种的茶青,有着不同的等级划分标准。

从一芽二叶、到一芽三叶,最后到小开面的一芽三叶、四叶不等,详情可参照相关标⁩准内容。

《4》

三、分类不同。

按照武夷红茶的地方标准,金骏眉并非正山小种,而是武夷奇红。

奇红这个地方分类,比较小众,估计很多茶友没有听说过。

白纸黑字,一字不差,原文解释如下:

“奇红是采用适宜的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独特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金骏眉等系列红茶。”

奇红,含有新奇、奇特的意思。

和传统的正山小种相比,金骏眉是武夷红茶的后起之秀。

从制作工艺、采摘标准、风味特色,都与正山小种有所出入,不适合将它们并为一谈。

于是当地相关部门在起草标准时,才会特意给金骏眉列入了一个新分类,称其为“奇红”。

武夷奇红,一共有三级。

一级奇红,茶青为单芽,制金骏眉。

二级奇红,茶青为一芽一叶,制银骏眉。

三级奇红,茶青为一芽两叶,制铜骏眉。

武夷奇红短短二十来年的发展史里,先有金骏眉,再是其它奇红成员。

随着金骏眉的创制成功,才诞生出后续的银骏眉、铜骏眉。

银骏眉,估计不少茶客对其有所耳闻。

但铜骏眉,市场上少有出现这个名义。

因为,铜骏眉又称小赤甘。

小赤甘这个名字在桐木红茶里出镜率更高!

《5》

四、风味不同。

金骏眉和正山小种之间,差别还有很多。

比如,产量不同。

虽然同属桐木红茶,但金骏眉的产量极少。

采摘标准高,采茶时间短的金⁨骏眉,注定难以高产。

但因为美名在外,风味出色,供不应求,深受高端市场欢迎。

真正的桐木金骏眉,市场均价每斤要过万,堪称红茶里的奢侈品。

之前有不少茶友反映,为什么市面上的金骏眉,价格从几十几百上千不等,价格差距这么大?

其实问题本质是,那些便宜的“金骏眉”只是虚有其名,压根不是桐木所产!

比如,汤色不同。

制茶工艺不同,发酵程度有别,金骏眉的标准汤色以金黄透亮为标准,汤面有金圈。

当你发现买到的金骏眉,汤色暗红,颜色太深时,并不正宗。

正山小种的茶汤,颜色是温暖的橙黄、橙红色系。

对比起来,正山小种的茶汤颜色,相对会比金骏眉略深一些,并不相同。

又比如,香气风味不同。

金骏眉的香气,不该存在所谓的蜜薯香、地瓜味。

而是以花香、果香、蜜香等综合性香气为标准,茶香多元,香气清雅。

正山小种的香气,以桂圆香、花蜜香为主。

但具体到各个分类上,又略有不同。

经过烟熏的烟小种,会有独特的松烟香。

树龄较老的桐木老丛红茶,则会带有木质丛香。

喝茶时,金骏眉的茶味并非像开篇提到的那样,甜味更足。

实则是鲜味更突出。

和正山小种相比,和其它红茶相比。

金骏眉的茶汤鲜味程度,堪称一绝!

鲜醇柔润,清甜爽口,很是独特。

《6》

武夷山的桐木高山一带,生态环境很好。

属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拔高,森林覆盖率高,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出于生态保护规定,外来车辆没有经过提前报备,不得随意入内。

为此,大家可以这么理解。

正山小种和金骏眉,是茶圈内难得一见的,产自保护区的红茶!

伴随着滚滚历史烟尘,桐木高山一带发源出来不少红茶。

正山小种与金骏眉,是外界最为耳熟能详的代表。

但在桐木红茶的具体分类里,能看出五花八门的个体。

譬如,桐木野茶、正山烟小种、老丛红茶、金骏眉、明前小赤甘、花蜜香小种……

它们当中,有树龄不同、采摘时间不同、工艺不同、风味卖点不同。

好比一座万花园,花团锦簇,乱花渐欲迷人眼。

但不论怎么说,它们都是闽茶的佼佼者。

正山小种和金骏眉是一对红茶姐妹花,好比赵合德与赵飞燕。

环肥燕瘦,各有风情!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