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鱼鉴赏网

掌握糖皮质激素的智慧:剂量换算与选择策略

发表时间: 2024-12-25 04:36

掌握糖皮质激素的智慧:剂量换算与选择策略

本文转自:丁香园公开课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类激素,具有强大的抗感染、抗过敏、抗休克和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各种严重急性感染、免疫相关疾病、抗休克治疗、血液病、局部应用和替代疗法等。[1]



一、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点击查看大图)



二、确定合理的给药剂量和疗程


给药剂量:一般给药剂量(以泼尼松为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长期服用维持剂量:2.5~15.0 mg/d

②小剂量:小于 0.5 mg/(kg▪d)

③中等剂量:0.5~1.0 mg/(kg▪d)

④大剂量:大于 1.0 mg/(kg▪d)

⑤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为例)7.5~30 mg/(kg▪d) [2,3]


(点击查看大图)



三、禁忌证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糖尿病骨折,创伤修复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等禁用。[1]



四、临床应用注意点


1. 为什么甲强龙起效快,但在临床工作中,却更多地使用地米呢?甲强龙作用时间中等,弱效,但主要分布于肺部。而地塞米松作用时间长效,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强于甲强龙,抗炎强,作用时间长;关键在于在皮肤小血管分布浓度高,分布体积大,组织穿透力强,可有效减少渗出,缓解皮肤充血症状,对过敏性休克尤为适用。


2. 由于糖皮质激素在肝脏中代谢转化,然后由尿排出,故肝、肾功能不全时,糖皮质激素的半衰期延长。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只宜用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利福平等肝药酶诱导剂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时,则加快其分解,故须增加后者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