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鱼鉴赏网

热议话题:医生抢病人和幼儿园关停潮——社会的喜与忧?

发表时间: 2024-12-23 16:22

热议话题:医生抢病人和幼儿园关停潮——社会的喜与忧?

今天楼下幼儿园组织了冬至活动,邀请附近几个小区的家长,带着两三岁的小宝贝来体验幼儿园的生活。观摩课主要的活动内容是包饺子。

忙活了一上午,最后结尾的时候,园长给每个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发了一张单子,收集一下春节后是否来幼儿园报名的意愿。

这样的活动好像每个月都会举报一期,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少了,抓紧时间抢人!


01

幼儿园人数锐减

我家老大上幼儿园的时候,这家幼儿园一个班48人,每个年级有5个班。小班中班大班,加一起得六七百人。

学校门前早晨报道的时间段,车水马龙,很是热闹。每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大礼堂里举办表演活动时,乌泱泱的,走道里都挤满了人。

而今,八年时间过去了。还是在老地方,早晨孩子们上学的时间段,学校门口零零散散几个人。几层楼十几间教室,正常使用的是少数,大部分教室里,空荡荡地没有人气。

今年幼儿园新生报到的人数不足,小班都没法正常开班。不得已,将托班和小班放一起。一起两个班,一个班20个人。其中有的孩子还是外来人口。换成是以前,没有房产证是挤不进来的。

小班人数还算多的。看看中班大班的人数,更是锐减得厉害。放学的时候去接娃,有的班级牌子后面,只占了一两名等候的家长!

更有甚者,附近有一家幼儿园今年直接倒闭了!因为招不到足够数量的幼儿,幼儿园正常的人员开支覆盖不到。只能关门大吉了。

为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会越来越少呢?

一方面是我们小区后面新开了一家公立幼儿园,收费要便宜一些。但是的管理比较统一,没有什么托班,延时班,外教班之类的服务。

现在,两家幼儿园都会抢着要人。实事求是地说,那边孩子人数也很少,实际情况比这边好不了多少。

另一方面,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现在适龄上学的孩子数量,肉眼可见的变少了很多。如果再这么下去,估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幼儿园会关停倒闭。


02

医生抢病人

幼儿园关停潮,这一社会现象其实早见端倪,不是没有苗头的。

我们附近的一家大型医院,在我家老大出生的那一晚,等着去产房里生孩子的人可不少。医生都忙不过来,一晚上出生十几个新生儿。要想住单间得提早好几个礼拜去预约。

题外话,本来大娃会提早出来的。我生老大的时候,医生一直让我憋着在那里等,只能等她忙完上一个产妇才能轮到我们,耽误了好一阵子。

八年后还是这家医院,那个夏天我因为肾结石突然发作,挺着大肚子和其他孕产妇呆在同一个病区。连续住了两晚上,只有一个新生儿出生。虽然给我安排的是三人间,实际住的就是单人间,这算薅到了医院的羊毛吗?

更奇特的事情还在后面。我是半夜肾结石发作去住院,当天晚上负责我的值班医生,张医生她明知道我在这里建卡的,她没有把我转给我的建卡医生李医生。

而是来到我的病房前嘘寒问暖,一直让我添加她的微信。服务态度好极了。还说她老公就是肾结石方面的专科医生,以后如果要做手术随时可以联系。

至于后面的产检,可以直接去她们这个小组。架不住张医生的这般热情,后面的几次产检我就转去她们小组了。

但是,原来负责我的李医生不淡定了,好几次在手机上联系我,为什么不去她那边检查了……

我能说,这是赤裸裸的医生抢病人吗?


03

幼儿人数锐减,幼儿园服务提升,内卷还会继续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结婚,结婚的也不忙着生孩子,所以这些年的出生率一直在下降。

孕妇变少,有一些地方的妇产科被迫关门,或者转行提供其他养老保健之类的服务。随之而来的就是,幼儿园也陆续迎来了一波关停潮。

有人会说,人口减少是好事呀,以后他们这一代就不用内卷了。

作为一个普通家长,也是眼下既得利益者。我内心当然是喜滋滋的。一个班的孩子人数越少,孩子就能享有更好的服务,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幼儿园的很多进步都是有目共睹的。比如一天三餐,营养均衡,花样繁多,一周不重样。幼儿园的活动也是更加人性化,包饺子,捏汤圆,采摘农作物,吹泡泡,榨果汁等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节目,眼花缭乱。

更重要的是,老师和保育阿姨对孩子们也更有耐心一些。比如我家这个小皮猴,屁股底下总有钉子一样,坐不住到处溜达。上课东摸摸,西瞅瞅。

要是换成以前,幼儿园人数众多的时候,这个拉胯的表现,八成是要找家长谈话了。而现在老师依然耐着性子去哄。阿弥陀佛,有时候我都汗颜,保育阿姨照顾孩子的那种细致度,比我这个老母亲不知道强多少倍。

往更长远的方向看,幼儿人数减少,对应的是,以后等他们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如果那些学校没有合并减少,压力会小一些,内卷程度也许会弱一点吧。

但是,人口断崖式减少,不见得是好事情。总的人口数量减少,整个社会需求也会萎缩。

并不是说,到那个时候,人人都容易当医生容易考上公职。这些岗位和人口基数,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给的。

人多的时候,萝卜坑多;人少的时候,萝卜坑也随着变少。好的资源,在任何时候都是香饽饽,竞争的难度也不会下降到哪里去。

因为一个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永远是按照比例,划线筛选。不会因为参加比赛的人数少了,就会轻易改变游戏规则。就算每个人都有奖状可以拿,全员上大学。那么,大学的含金量,也着实让人堪忧。

这就好比,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个学期末,都能拿到一张奖状。可能是进步宝宝,聪明宝宝,创意宝宝,三好宝宝等等。至于这个奖状硬度如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连一片塑料都不如,更不要说是敲门砖。

任何时候,好的资源都是极其稀缺的,能分到普通人头上的份额,就那么一丁点儿。而且还得鼓起吃奶的劲儿,掂起脚尖跳一跳,才有可能够得着。

规则一直是这样的,内卷不会结束,也没有终点。区别在于,卷的程度是持续性斗志昂扬,还是间歇性躺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