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鱼鉴赏网

降压药冬天服用攻略:四要三不要原则,你真的知道吗?

发表时间: 2024-12-15 05:58

降压药冬天服用攻略:四要三不要原则,你真的知道吗?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压,维持正常血压水平。冬天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给高血压患者带来额外的挑战。

那么,在寒冷的冬季,服用降压药后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其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多患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患上了高血压。然而,高血压带来的危害却是实实在在的。

头痛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在冬季更为明显。这种头痛通常发生在早晨起床时,患者会感到头重如铅,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挤压着大脑。头痛可能持续整个上午,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有些患者还会伴有头晕、耳鸣等症状,这些都是由于大脑血管收缩,血流供应不足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冬季由于气温骤降,血管收缩更加明显,血压波动也更大,因此头痛症状可能会加重。

如果出现剧烈头痛,尤其是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可能预示着高血压危象,需要立即就医。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症状是心悸胸闷。冬季气温低,人体为了维持体温,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跳加快、心悸加重。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脏"砰砰"直跳,仿佛要从胸腔里跳出来。

这种感觉常常伴随着胸口闷闷的不适,好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呼吸不畅。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胸痛,这可能是冠心病的前兆,需要高度重视。冬季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正是由于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了心脏负担。

心悸胸闷的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长期的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心肌肥厚,进而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是最常见且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

研究表明,每升高20mmHg收缩压或10mmHg舒张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翻倍。此外,高血压还可能损害肾脏功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

眼底血管也可能受到影响,引起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能导致失明。冬季气温骤降,血管收缩更加明显,血压波动更大,这些并发症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高血压患者该如何在冬季保护自己呢?以下是"4要3不要"的建议:

4要:

  1. 要坚持服药。冬季气温低,血压波动大,更要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
  2. 要保暖。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颈部和四肢,避免血管突然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3. 要监测血压。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记录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4. 要适度运动。室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有助于稳定血压。

3不要:

  1. 不要突然进出温差大的环境。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应避免突然进出,以防血压剧烈波动。
  2. 不要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中。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会导致血管持续收缩,血压升高。
  3. 不要饮酒取暖。酒精会扩张皮下血管,导致体温流失,反而加重寒冷刺激。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冬季人们常常有增加食量的倾向,但高血压患者更要谨慎。应该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钾的摄入。选择全谷物豆类、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压。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很重要。冬季昼短夜长,很多人容易睡眠不足或作息紊乱,这对血压控制非常不利。应该保证每天7-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规律作息可以帮助稳定血压,减少波动。

冬季气温低,很多人喜欢泡热水澡或泡温泉来驱寒,但高血压患者要格外小心。突然进入高温环境会导致血管急剧扩张,血压骤降,可能引起头晕甚至晕厥。如果一定要洗热水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洗完后要慢慢起身,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高血压虽然是一种慢性病,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和正确的用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冬季虽然带来了额外的挑战,但只要我们时刻谨记"4要3不要",就能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保护我们的血管健康

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用科学的态度和行动,战胜高血压,迎接健康美好的生活!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参考文献:

Whelton PK, Carey RM, Aronow WS, et al. 2017 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J Am Coll Cardiol. 2018;71(19):e127-e248.

Modesti PA, Morabito M, Bertolozzi I, et al. Weather-related changes in 24-hour blood pressure profile: effects of age and implications for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Hypertension. 2006;47(2):155-161.

Fares A. Wint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henomenon. N Am J Med Sci. 2013;5(4):266-279.

Cheng X, Su H. Effects of climatic temperature stres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ur J Intern Med. 2010;21(3):164-167.

Brennan PJ, Greenberg G, Miall WE, Thompson SG. Seasonal variation i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Br Med J (Clin Res Ed). 1982;285(6346):91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