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9-26 09:3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在传说中,馨香四溢的桂花树,伐之不倒,乃是月宫的神树。
所以,农历八月又被称为“桂月”。
而桂花香,是秋天的限定香氛。
虽然福州的气温还在过夏天,但季节的一些变化,已经悄悄发生了。
今年桂花开得早,前几天,就看见一个小姑娘手上摘了一枝桂花。
从身旁走过,留下一阵甜香,心生艳羡。
没隔几天,在小区楼下也闻到了。
窃喜,是桂香。
零星地分布着,有些开了,有些还是小花蕊。
为了与这份甜蜜的香气待得更久一些,采了一小株回来,插在花瓶里。
坐在窗边,一边喝白牡丹,一边闻花香。
除了有蚊子,天蓝之下,呼吸自然的气息,忽觉一切都很美好。
正在喝茶的时候,有茶友问:
“为什么大家都说春白茶比较好?那夏茶和秋茶的品质怎么样?也是“春水秋香”吗?”
以上这些问题,且听村姑陈慢慢道来。
《2》
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喝春白茶?
一个字——鲜。
让我们回忆一下,春茶季的天气,温度低,光照弱,光照时间短,雨水相对较多。
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湿度大。
对于喜阴喜湿的茶树而言,春天是极适合茶树蓬勃生长的。
冬天是冬眠的季节,万物都仿佛沉睡了一般。
而到了来年开春,万物复苏,大约是从惊蛰以后,雷公电母发威了。
于是,福鼎茶园里的茶树们,积累了一个冬天的能量,便迎来了新一轮的发育。
厚积薄发的成果,是喜人的,春白茶体内的养分含量极高。
尤其是白毫银针,它是宝贵的春芽。
从茶树老枝的顶端以及分叉处,生出了一颗颗像虎牙一样的芽头,圆鼓鼓的,充满了生命力。
这些新生的芽头,以非常惊人的速度成长着,日复一日,内质越来越丰富。
你会发现,春茶季里,每天茶园里的景象都不同。
到了适合采摘的阶段,白毫银针芽头的体格,就已经很壮硕饱满了。
如果是高山的白毫银针,芽头大约有5-7层笋壳状结构。
在这样的身体构造下,它生得营养丰富,白毫浓密。
冲泡以后,白毫在沸水的刺激下,大量脱落,释放出毫香的同时,也完全融入了汤水中。
喝起来,鲜、香、醇、爽。
仿佛整个春天,都盛在了茶杯里。
也难怪老茶客们都说:“明前茶,贵如金”。
以福鼎高山白茶的产区来说,在清明节前采摘的茶,数量少,养分足,等级高,的确稀贵如金。
当然,在白毫银针之后,还陆续采摘白牡丹和春寿眉。
这三种品类的白茶,由于生长在春茶季的不同阶段,香气和滋味也有很大的区别。
它们的香气,分别承担了毫香、花香与草药香,满足了不同喜好的茶客,撑起了白茶界的重任。
正因如此,大家对春白茶的感情,爱得深沉,爱得浓烈。
《3》
白茶中,夏茶和秋茶的品质如何?
其实,福鼎的夏天,是不采茶的。
原因是,即便采了,做了,品质也不会高。
甚至于,只有方大师那样的顶流,金字塔顶尖的人物,才敢挑战做“四季白茶”。
而其他大多数的制茶 师,唯恐避夏茶而不及。
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夏天的气候条件不适合产白茶。
如果说,春白茶之所以好喝,是因为“温、光、水、气、土”条件优秀。
那么,夏白茶很难做得好喝,同样是因为“温、光、水、气、土”。
南方的夏季,炎热,高温,酷暑难耐,降雨偏少。
若是没有台风来,也没有人工浇水,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有限,难以供给茶树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茶树的叶片为了散热,大量进行蒸腾作用,顺便把叶片生得单薄。
如此一来,采摘下来的白茶冲泡后,汤水中的内质少,口感不尽如人意。
第二,夏天的日照时间长,日照强度大,茶树容易生成大量的苦涩物质。
这里的苦涩物质,主要指茶多酚和咖啡碱。
所以,在民间才有“夏茶涩”的说法,是确有其事。
冲泡出来的茶汤,苦涩味强,口感不佳。
第三,茶树需要休息,以最佳状态迎接秋茶季。
要知道,人的体力是有限的,茶树亦是如此。
虽然茶树的生长和发育是持续不间断地,一直在积累养分。
但是,经过了春茶季的大采摘之后,需要一整个夏天的休息,才能让茶树得到充分的休息。
只有这样,当秋茶季到来,在白露前后,茶树便能迎来又一轮的养分大爆发。
让我们喝到心心念念的秋白茶,包括迎秋、白露茶、秋分茶、寒露茶,甚至是霜降茶。
《4》
秋白茶的品质,亦是很好的。
但秋天的物候特征,与春天不同,因此生出来的白茶,香气和滋味也大有区别。
春季的茶园,温度是从低到高。
从乍暖还寒,到风和日丽,再到春光明媚。
而秋季的茶园,温度则是从高到低,慢慢降温,从初始的炎热,秋老虎盛行,到热,温,然后彻底凉下去。
直到入冬,开始变冷,茶树就停止发芽,回到了春季前凝而不发的状态。
所以,在整个秋茶季里,白茶树生长的环境很特别。
白天稍微有些热,但夜晚很凉快。
光合作用,让茶树生成了大量的有机物,丰沛的芳香物质。
到了晚上,由于温度低,呼吸作用弱,茶树便不会消耗太多的能量,而是大部分留存在了体内。
昼夜温差大,形成了秋白茶独特的口感,醇厚、甘甜,甜花香浓郁。
喝起来,有果冻般的汤感,满满的植物胶原蛋白的味道。
另外有人提到,在铁观音界有“春水秋香”一说,那白茶是不是也是如此?
其实不是的。
如果非要说,白茶应该是“春香秋水”。
春白茶香气更丰富,更馥郁,特别是花香,你能喝到广玉兰香、栀子花香、茉莉花香、缅因花香、柑橘花香、苦楝花香、水石榕香……
变幻多姿,浓郁鲜香。
而秋白茶的汤水更有稠度、滑度和柔度。
喝起来,香滑淳厚,适合重汤水,重厚度的茶客。
特别是新茶友,如果入门选择喝秋白茶,更容易喝懂,能清晰地感受到白茶的特色。
《5》
春白茶和秋白茶,是白茶界的双生花。
虽然 生长季节不同,可是相辅相成,共同撑起了白茶江湖的一片天。
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工艺最简朴的存在。
正因如此,对于气候,对于温光水气土条件的影响,更是敏感。
只有合适的季节,优秀的产区,才能生出品质卓绝的白茶。
至于夏天,那是茶农们养精蓄锐的阶段。
实在闲不住的,像老S,就会选择压饼、压砖,或者修缮一下仓库和厂房。
总之,事情总是有的。
对于茶农而言,未必只有采茶才是重要,其他的工作依然关键。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