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12-13 17:25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寿眉有春、秋之分。
产量庞大,分类齐全的秋寿眉,数量上拥有压倒性优势。
很多人眼中,寿眉颇为平易近人。
产值数量高,终端见面率高。
旧时曾云,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如今茶圈,凡有白茶出面亮相处,少不了寿眉露面。
喝过白茶的人,少不了与寿眉打交道。
因为,寿眉是最受青睐的白茶口粮茶,价格没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贵,分类还丰富,能满足日常饮茶所需。
还因为,寿眉是极佳的入门体验茶,别看寿眉的外形不讨喜,芽叶不够嫩,但泡开后一喝,惊喜满满,又香又醇。
若将茶圈 比作江湖,寿眉倒是有几分类似扫地僧。
表面看,其貌不扬。
实则茶香层次、茶味实力、汤感厚度、耐泡次数、回甘韵味,半点不容小觑。
不过,说了这么多,新人朋友在刚开始喝茶时都会好奇,寿眉该怎么冲泡更好?
具体到不同寿眉的冲泡,春茶秋茶之分倒在其次。
散茶与饼茶的区分,更为直观。
新手学泡茶,寿眉散茶vs寿眉饼,冲泡细节大不同。
《2》
泡散茶,最直观的感受是,干茶好蓬松!
李麻花前段时间逛进一个直播间,不巧碰到这样的桥段。
主播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解,他们手中有一箱堪称镇店之宝的十多年陈老茶,还是散状陈出来的白露茶,原本一箱50斤,现在只剩最后十多斤,今天打算忍痛在直播间割爱。
什么?一箱50斤?
啧啧啧,这太假了,福鼎白茶就没有能装下50斤散茶的箱子。
寿眉这么蓬松,能装下17、18斤就算不错了。
编故事卖茶,容易在细节上翻车,一看就不能信。
来到茶桌上,面对散茶的“蓬”,泡茶时要有所对策。
泡茶工具,优先选择敞口盖碗。
口大,能容,包容性强。
即便遇上梗叶舒展的秋寿眉,也能妥当放下。
那些小巧精致的盖碗,不适合泡寿眉,留着泡白毫银针更擅长。
至于盖碗容量,也可稍稍让步。
标准白瓷盖碗容量,是110毫升。
适用1:20的茶水比,投茶量建议5克。
泡茶之前,先提前备茶。
用茶则称出5克散茶,放在一旁备用。
别等到温杯后,随手从密封袋抓出一把散茶。
依照寿眉散茶的蓬松个性,即便抓一大捧放进盖碗,实际重量也不多。
等泡到后面,茶叶软塌后,会显得茶量偏少。
而投茶量少了,茶味饱满度下降,味淡不好喝。
所以,在茶桌上准备一把克秤,很有必要。
针对寿眉散茶的蓬松问题,尤其是泡白露茶、秋分茶等叶片相对宽阔,梗叶舒展的散茶,盖碗容量稍微买大一些,也无妨。
选120-130毫升的盖碗,平时专门泡寿眉散茶。
当然,常规标准容量盖碗冲泡散茶,也不是不行。
但投茶进入盖碗后,要稍作调整。
参考出差出门时,打包行李箱的过程,将衣物们整齐叠放,更能合理利用空间。
当你照常往标准盖碗内,投入5克寿眉散茶时,发现有不少长梗、宽叶,横溢而出,冒出头来。
此时,千万别急躁,不要用盖子强行往下摁压。
不然会将叶片压碎,蜡质层破裂,茶味释放速度快,不利泡茶。
仅需将那些稍长的茶梗拗断,再放回盖碗。
拿起碗,轻轻抖动,减少干茶之间的缝隙。
就能让5克散茶妥当安放在盖碗内,不影响正常合盖。
当然,到了注水冲泡环节,也要多加留心。
往下注水时,打圈环绕注,将干茶均匀浸湿打湿,让茶味完整释放。
但要小心,注水别溅出。
连续泡了一次、两次后,原本干燥蓬松的散茶会因叶片吸水,逐渐软塌下去。
往下每一冲泡茶,合盖时顺势摁一摁。
后续再也不必担心散茶蓬松,影响注水冲泡。
剩下的,就是常规冲泡要点。
全程坚持用沸水,前6冲、7冲尽量快速出汤,别闷泡。
每一冲泡茶,倒出大量茶汤后,都要仔细检查碗 底是否沥干。
将底部的茶汤沥得一滴不剩,出汤不拖泥带水。
啜茶喝汤时,寿眉散茶的清醇爽口,原汁原味,更能得到出色发挥。
《3》
冲泡饼茶,比散茶多增了一个环节。
即,撬茶。
取出一饼寿眉后,将饼纸展开,平放在干净的桌面。
对了,要提前清场。
不然,桌子上有一滩水,或者切完水果后的痕迹。
贸然将茶饼直接放在上面撬,会浸湿一圈饼纸,进而危及这饼茶的后期存放,白茶的存放可半点容不得马虎。
撬寿眉饼,比起茶针,选茶刀会更趁手。
打开包装纸,一手摁紧茶饼固定位置,另一手持茶刀,从侧面伸进去。
一般沿茶饼侧面有茶梗缝隙分布的地方下刀,平平伸入后,轻轻旋动所需,再顺势一抬,就能得出薄薄一大片茶。
这时候,还是老规矩,先称重。
称重5克,多退少补。
依照经验,别小看这片土豆片大小的茶饼片,直接放进盖碗泡,投茶超重概率很大。
所以,撬茶下刀时,要争取“片”薄一些。
薄片状的茶饼片,既能相对完好的保留寿眉饼的叶片,减少碎茶损耗,注水冲泡后,也能均速释放茶味。
相比那些硬掰出来的“方块状”,或者全部碎成渣,毫无完整叶片的茶饼碎末,情况要好得多。
撬茶结束,先别着急立马就泡茶。
将茶饼原样密封收好,再烧水,烫壶温杯。
温杯后,投入提前备好的5克饼茶。
合盖轻摇,打开一角,凑近闻干茶香。
闻香检查后,正式注水冲泡。
注水时,水量别太多,也别太少。
等接近碗沿时,及时停下手。
合上盖子,倾倒茶汤。
和散茶稍微有所不同,泡寿眉饼时,合盖缝隙要稍微窄一些。
以免得,个别撬碎断裂的叶片,会顺着茶汤一起倒出。
遇到撬得比较碎的茶,酌情考虑是否用茶滤。
用茶滤的话,既省心,又不“省心”。
因为,茶滤的滤网细密,清洗麻烦,容易留下污渍。
而常见便宜的金属茶滤,是否食品级不锈钢,得费心分辨。
贸然用脏兮兮的茶滤去过滤茶汤,会影响好茶原味。
还不如直接出汤,用公道杯盛放静置一番后,汤中的碎茶渣沫会自动沉底。
等你分茶时,碎茶不会倒进小茶杯内,不必担心喝到碎茶。
至于公道杯的“剩底碎茶残汤”,弃之不喝,也不可惜。
《4》
新手第一次喝寿眉,推荐先喝散茶。
相对而言,散茶泡起来更省心。
不用撬,直接泡。
使用盖碗泡茶,比起散茶的“蓬”,撬碎之后的寿眉饼更难应对。
碎茶滋味浸出快,要迅速“秒出”避免泡浓,同时,碎叶容易掉进茶汤……
但论风味,两者不分轩轾,各有千秋。
寿眉散茶,原味简朴,清新清醇可人。
压成饼后,汤感甘醇厚实,有机会陈化出别样枣香。
散茶俏丽,饼茶熟美,各有风情。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