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鱼鉴赏网

居家护理小技巧:如何妥善管理尿管,让生活更舒适?

发表时间: 2025-01-27 11:03

你能想象吗?因为疾病或其它原因不得不长期留置尿管而带管回家,如果不懂得居家护理的要点,那生活简直会变得一团糟,质量严重打折。不过别担心,今天就给大家送上超有料的居家尿管护理秘笈,让带“管”生活也能轻松舒适,自在无忧哦!

一、什么是留置导尿?

留置导尿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并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二、为什么要留置尿管呢?

1、解除尿潴留

2、尿失禁的患者保留导尿,以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潮湿刺激而致皮肤损伤;

3、减少术中膀胱受损的危险,预防膨胀的膀胱对腹部或骨盆伤口牵拉;

4、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切口愈合;

5、取无菌尿液培养;

6、监测肾功能,准确测量尿量。

三、哪些人需要留置导尿管呢‮?

四、留置尿管该怎么护理呢?

1、会阴部皮肤需清洁干燥

每日使用温水清洗外阴、尿道口及导尿管外露部分,遵循从前向后擦洗的原则。排便后及时清洁肛门和会阴部皮肤。在无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消毒液清洗会阴部皮肤。

2、尿管引流尿液需通畅

避免尿‫管及引流管扭曲、打折。给患者翻身或改变体位后理顺尿管及引流管,避免管道压在患者身下。引流管与尿袋连接处(下图红圈处)需特别注意勿打折,以免影响尿液引流。

3、尿管需妥善固定防止脱出

尿管插入膀胱后,其水囊可起到内部固定的作用,尿管的体外部分仍需妥善固定,以防止尿管滑脱、移动、打折及被牵拉。尿管被牵拉存在损伤尿道的风险。尿管体外部分固定可采用亲肤性较好的粘贴材料固定于大腿内侧。


4、预防尿路感染

(1)多喝水可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护理方法啦!病情允许时(心功能不全患者除外)每天摄入1500-2000mL以上水分以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以减少尿道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可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

(2)防止尿液逆流感染,尿袋位置始终低于膀胱以下,站坐时可用别针悬挂于大腿外侧,卧位时可悬挂于床旁。对于卧床的患者,翻身时可能会将尿袋提起,此时需夹闭尿袋上的开关,待摆放好体位后再将开关打开。

(3)防止尿袋尾端被污染,尿袋尾端(下图红色箭头处)禁止触碰地面、接触大便、浸泡在水或尿中,如果发生上述情况必须立即更换尿袋。

5、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若尿液变深黄色,提示缺水,此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当尿液浑浊,出现絮状物、沉淀、结晶、血尿,或者出现发热、尿道口灼热以及膀胱胀满无尿时,应及时就医。正常情况下24小时尿量为1500-2000ml,如果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请及时到社康中心或医院就诊。

6、定期更换留置导尿管及尿袋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尿管,具体更换时间参考产品说明书。一般乳胶类导尿管留置时间不超过7-14天,硅胶类导尿管留置时间不超过30天。更换尿管是一项需严格无菌技术的操作,因此一定要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来操作,如果自行在家中更换有可能会导致尿道损伤或尿路感染,建议到医疗机构更换。

普通尿袋每天更换一次,抗逆流尿袋可每周更换1次。

7、膀胱功能训练

留置导尿患者可夹闭尿管每2小时放开一次或自觉憋尿感时予松开夹闭器,可使膀胱的充盈和排空接近生理的状态,使膀胱肌肉收缩,有利于改善膀胱功能。

尿管的居家护理虽然看起来都是些小事情,但真的很关键哦。只要把这些细节都做好了,就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生活得既安心又有尊严。希望每一位带管的朋友都能掌握这些正确的护理方法,提高生活质量,开开心‏心地拥抱健康生活呀!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病房李佳露 王春霞 彭佳丽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宣教科